編者按:在“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工作能力”活動中,能源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李偉向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推薦學習《創新與企業家精神》《管理會計》兩本書。其中,管理大師彼得·德魯克所著的《創新與企業家精神》,主要講述了企業家應如何進行創新,對如何尋找創新機遇、推進系統化管理創新、使創新發展成為可及可行的事進行了深入探討和論述。
本網開設“薦讀”專欄,分享《創新與企業家精神》中的管理思想、精彩觀點、核心金句等內容,旨在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經營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,引導管理人員圍繞企業轉型發展不斷解放思想、勇于探索、變中求進,為集團公司實現轉型跨越發展貢獻力量。
今天分享《創新與企業家精神》第一章:系統化的企業家精神?
核心知識
“企業家精神”是什么?
作者認為,“企業家精神”是一種行動,而不是人格特征。一是大幅度提高資源的產出;二是創造出新穎而與眾不同的東西,改變價值;三是開創了新市場和新顧客群;四是視變化為常態,總是尋找變化,對它做出反應,并將它視為機遇而加以利用。
“企業家精神”與企業的規模和性質無關;與所有權無關;與人格特性無關,不是“專注于冒險”,而是“專注于機遇”。
重要觀點
經濟活動的本質在于以現在的資源,實現對未來的期望,這意味著不確定性和風險。
任何有勇氣面對決策的人,都能夠通過學習成為一名企業家,并表現出企業家精神。企業家精神的基礎在于觀念和理論,而非直覺。
每一種實踐都是以理論為基礎的,即使實踐者本人從未意識到這一點。
企業家精神是以經濟和社會理論為依據的,該理論視變化為常規。它認為,在社會中,特別是在經濟中,最主要的任務是做與眾不同的事,而非將已經做過的事情做得更好。
企業家顛覆現狀,推陳出新。企業家所從事的工作就是“創造性破壞”。
由創新的企業家所引發的動態失衡,是健康經濟的“常態”,這也是經濟理論與實踐的精髓所在。
企業家視變化為健康的標準。通常,他們自己并不引發變化,但總是尋找變化,對其做出反應,并將其視為機遇而加以利用。
企業家精神之所以具有風險,主要是因為在所謂的企業家中,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他們在做些什么。大多數人缺乏方法論,違背了基本且眾所周知的法則。
企業家精神需要加以系統化,加以管理,最重要的是,它應該以有目的的創新為基礎。